自從疫情以來我總是避免出入診所及醫院。
也因為這樣,才明白嬰兒急救指南非常的重要。
更決心要幫助所有父母在孩子生病時能有效處理。

 
  • 從寶寶出生開始

我們就要注意寶寶的口腔護理了,每次餵完奶之後要再餵一些清水,還要每天用濕紗布纏繞在手指上,伸到寶寶嘴裡去擦洗口腔黏膜和牙齦,一方面可以清潔口腔,另一方面還可以緩解寶寶在長牙時候牙齦的不適感。在這個階段維護良好的口腔環境,可以預防一些嬰幼兒的口腔粘膜病,比如說鵝口瘡的發生。還能讓寶寶從一出生就開始適應口腔護理的步驟,為以後適應刷牙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這樣寶寶會認為刷牙是每天必須經歷的一個步驟,和吃飯一樣自然,不會那麼抗拒。

 
  • 大約6個月左右
 
長出第一顆牙齒開始,就要給寶寶刷牙了。當寶寶剛剛長出前牙的時候可以選擇清潔指套來幫寶寶清潔牙齒,同時按摩牙齦。當寶寶長出後面的乳磨牙的時候,就要開始使用牙刷來清潔了。
 
牙刷要選擇小頭軟毛的兒童牙刷,一開始可以不使用牙膏,等寶寶適應之後可以逐漸開始使用兒童牙膏。如果孩子還不會漱口吐水,建議選擇不含氟的兒童牙膏。
 
等寶寶學會了吐水,就可以使用一些低氟的兒童牙膏了。相比之下含氟的牙膏防齲效果會更好,需要注意的是牙膏的用量,三歲以下兒童使用牙膏只需要米粒大小,三歲以上可以使用黃豆大小。
 
除了刷牙之外,家長也要使用牙線來幫寶寶清潔牙齒之間的間隙,讓孩子習慣刷牙的同時也習慣牙線。
 
一般寶寶到兩歲半到三歲左右,乳牙就長齊了。這時候家長在幫助孩子刷牙的同時,可以逐步開始教孩子自己刷牙和使用牙線。一開始可以跟孩子一起刷,讓孩子模仿家長的動作,但這時候寶寶自己刷牙可能還不能完全的刷乾淨,所以寶寶自己刷完之後,家長可以再幫他刷一遍。
 
在這個階段家長需要付出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教會孩子自己主動刷牙和使用牙線的正確方法。除了刷牙和用牙線之外,還有我們之前聊到過的,需要每半年帶孩子去進行牙齒塗氟來預防齲齒。
  • 到了6歲左右
孩子就會開始萌出恆牙,也就是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六齡齒。六齡齒萌出之後要及時帶孩子做窩溝封閉。到了這個時期,孩子的乳牙會逐漸開始脫落替換成了恆牙,孩子也步入了學齡階段,如果像我們之前說的一步步從小培養了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這時候就已經完全可以自己刷牙和使用牙線了。
 
除了孩子自主的口腔護理習慣之外,還有一些家長需要注意的。有些老人喜歡給孩子吃軟的食物,生怕孩子嚼不動,更有甚者會把自己嚼過的食物再吐給孩子吃,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其實成年人的口腔裡有很多細菌,是孩子嘴裡沒有的,像齲齒、牙周病這些口腔疾病,都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老人把嚼過的食物再給孩子吃,就會把自己嘴裡的細菌傳遞到孩子的口腔裡,導致孩子發生口腔疾病。
 
除了我們前面說的孩子自己的日常護理和家長需要注意的餵食習慣之外,還需要定期帶寶寶進行口腔檢查。
 
因為乳牙的齲坏往往進展非常迅速,一不留神牙齒就壞到很深的地步了。如果乳牙的齲齒沒有及時治療,還會影響下方恒牙的發育和替換。
 
一般我們會建議寶寶從長出第一顆牙齒開始就定期看牙醫,乳牙階段我們半年至少要去檢查一次牙齒,早診斷早治療。
 
 

今日推薦
 
 

★新手爸媽最想知道的育嬰煩惱,讓專業醫師來告訴你!
•如何正確分辨寶寶啼哭的原因及需求?
•夜貓寶寶不睡覺,如何調整作息讓父母更好帶?
•如何建立寶寶的安全感,增進和媽媽之間的親密關係?
•如何正確哺餵母奶,寶寶喝足量、媽媽輕鬆餵?
•新生兒眼耳鼻口、臍帶、沐浴方式該如何正確清潔?
•寶寶發燒、腸絞痛、臍疝氣時該怎麼辦?

 

 

 
 

 

 

 
 

 

文章標籤

宇宙媽咪看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家長一定要知道的「4大保健重點」

 

一、孩子1歲以後就要減少奶量。

牛奶雖然很營養,但它的營養及熱量對於1歲後的孩子是不足的,若是孩子都已經能吃副食品或大人的食物了,每天還是給他喝大量的牛奶,喝完肚子都飽了,又怎麼可能吃得下其它食物呢?

二、避免吃過多的零食飲料。

在不對的時間讓孩子吃零食飲料,只會讓他們血糖馬上提升,產生飽足感,接著就吃不下正餐。孩子每天需要6大營養素,包括: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若是只靠吃零食喝飲料,怎麼吃也無法達到營養均衡。

三、增加孩子的活動量。

不但是孩子,我們成人也一樣,只要活動量大、體力消耗了,就會有肚子餓的感覺,接著就會想吃東西,這是人類的本能。而且運動也會增加生長激素的分泌,加速全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幫助礦物質及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所以即使你在沒有孩子前是宅男宅女,當了爸媽以後,就帶著孩子一起去運動吧!你和孩子都會更健康。

四、選營養補充品前要請專家評估。

爸媽在選擇兒童營養補充品前,應該先想想孩子目前缺乏什麼營養,是否符合孩子的需求。因為相關研究結果都指出,對於多數健康的孩子來說,多樣化而種類均衡的各種天然食物,就足以提供成長發育所需的營養來源。

 


 

市面上小朋友的保健食品的確不少,但是效果都比較單一,主要是針對小朋友飲食缺乏的部分所衍生而出的補充品,所以千萬不可抱著「有病補身、無病強身」的錯誤觀念,還是要讓醫師或營養師評估後再決定是否食用。

  • 瞭解內容物,不要傷了荷包又傷身

孩子吃的保健食品大多在外型上與大人食用的無異,有的是錠劑,有的是膠囊,不同的是為了吸引小朋友,也常會做成軟糖的形式。它們的成分除了營養素之外,也會添加一些化學成分的賦形劑或食品添加物,包括人工色素、人工香料等,甚至有一些外型做得如一般食品的保健食品,還會添加防腐劑,成分表上常是「落落長」一大串(不過這還是有良心的廠商,某些廠商的產品標示只輕描淡寫2、3樣成分),這些添加物即便是符合主管單位的規範,我們也要考慮長期服用後,是否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爸媽除了要學會閱讀這些保健食品的成分外,對於每顆(或每份)所含的各類營養素含量也要注意,因為有些保健食品做成甜嚼錠或軟糖形式,孩子會當成零食一顆接一顆吃,不知不覺就會超標。另外,也要注意維生素分為2種,水溶性維生素比較容易被人體代謝排除,但是脂溶性維生素若食用過量,就會在體內累積產生毒性。

天下父母心,每個爸媽都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但應該回歸根本,找出小朋友食慾不好的原因,是腸胃吸收不好嗎?還是因為挑食或吃飯不專心?或是因為常生病?如果不先找出原因,孩子還是一直挑食,或一直吃零食取代正餐,答案當然無解。如果不糾正孩子偏挑食的習慣,而讓小孩吃保健食品,期望藉此就能補充營養,這樣做就是本末倒置了。


今日推薦
 阿包醫生(巫漢盟)

  長庚大學醫學系學士,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完成住院醫師訓練,並擔任兒童胸腔科研究醫師。現任禾馨醫療體系兒科專任醫師。
  當了爸爸之後,更懂媽媽的心情。也深信養寶包絕對不能只靠醫學理論,學著自己帶小孩,當老婆的神隊友。
  喜歡用生活化的故事來分享兒科醫療知識,以及養育孩子的點點滴滴。
  合作媒體:親子天下、良醫健康網、媽媽經、媽咪拜、媽咪愛、BabyHome、NOW健康、照護線上Care Online、YOTTA線上學習平台。
  FB「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擁有11萬名粉絲。
 

 

 

文章標籤

宇宙媽咪看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兒為什麼會得到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具有「異位性體質」者在皮膚上的症狀表現。所謂異位性體質是指對周圍環境的刺激有過強而異常反應的過敏狀態,這是一種遺傳疾病。因此,有異位性體質的人除了異位性皮膚炎外,也常合併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或氣喘,而且家人亦容易有類似的過敏病史。

異位性皮膚炎形成的原因非常的複雜,包含各種過敏基因所造成的異位性體質、細胞免疫的缺損、脂肪酸代謝異常、內分泌功能異常;環境中的各種過敏原,也常是引發或加重病情的主因,常見者包括塵、貓狗等動物的毛皮、蟑螂、黴菌、花粉等。此外,兒童期的腸胃道比起大人,也較可能受食物過敏原影響而發病;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有牛奶、蛋白、小麥、花生和有殼海鮮類等。

認識異位性皮膚炎的常見症狀
大約80%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會在1歲以前發作;基本的症狀是皮膚劇烈的癢感和搔抓之後的皮膚發炎,甚至有其他感染現象,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疹病毒、黴菌等。由於幼兒對於皮膚癢的耐受性較差,除了半夜睡覺時會較嚴重外,也常因為以下6種原因而造成陣發性發作,導致嬰幼兒的異位性皮膚炎持續惡化:

1. 當所處的環境忽冷忽熱,溫度突然改變時;
2. 在劇烈運動或突然大量的流汗後;
3. 皮膚受到反覆磨擦或與具刺激性的衣物接觸,如毛衣、尼龍衣料;
4. 接觸有強烈過敏原反應的食物或環境;
5. 接觸某些特定非過敏原或刺激物,如肥皂或強光等;
6. 當感到緊張或焦慮等情緒劇烈變化時。

隨著嬰幼兒長期地搔抓,皮膚不僅會越來越粗厚,也容易因敏感增高而越抓越癢,逐漸出現苔癬化、癢疹而演變成「慢性濕疹」。不管是單獨皮膚受損或合併感染,互為因果關係的兩者常因惡性循環而加重嬰幼兒皮膚發炎的程度;而發炎症狀依孩子發作的時間和年齡,也有所不同:

嬰幼兒期(2個月~2歲)
以紅色丘疹、搔抓、破皮、水泡及分泌物的「急性發作」為主。主要在臉部面頰、口耳周圍、頭皮、軀幹,以及四肢伸側的皮膚會泛紅發癢,足背及肘部伸側亦可波及,呈現類似濕疹的外觀,嬰兒原本細嫩的皮膚會變得粗糙、脫屑,但是包尿布部位則少見。

兒童期(2~12歲)
大部分發生在屈側部位,如手肘臂窩、膝蓋後窩、腕踝關節、腳背和手臂以及頸部等皮膚皺折處,比較嚴重的甚至可分布全身。病灶常呈現抓痕及苔癬化、癢疹或如恐龍皮般的外觀。

皮膚起疹子,一定是異位性皮膚炎嗎?
很多爸媽一看見孩子的皮膚起疹子,就以為一定是異位性皮膚炎,因而擔心得不得了。但事實上,過敏疾病有一定的發生年齡,其他常見的皮膚疾病雖然有類似的症狀,但它們並不是真正的過敏疾病,爸媽不需太過緊張。

醫師小叮嚀
要提醒爸媽的是,若沒有經過醫師的長期追蹤及實驗室檢查,不宜遽下判斷,為孩子貼上「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兒標籤,因為這樣反而容易帶給孩子不公平的待遇,限制了孩子的正常活動以及飲食。

此外,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疾病,因此,教導孩子學習接受並且學會照顧自己的皮膚是非常重要的。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會影響孩子本身,也會擴及整個家庭。爸媽必須特別關注孩子因為「癢」和「抓」之間的惡性循環,導致睡眠不足、上課時注意力無法集中,所伴隨而來的焦慮和壓力;加上孩子的皮膚外觀常會有變粗變黑的現象,難免會遭受異樣的眼光,因而產生自卑的心理。因此,除了治療外,請別忘了多給孩子鼓勵和足夠的心理建設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文章標籤

宇宙媽咪看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事故傷害是1到4歲嬰幼兒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最常發生的場所就是在家裡。

爸媽除了積極預防之外,平時還要多吸收急救知識與技巧

當事故發生時,立即給予適當的照護,就能減少傷害程度。

以下提供跌倒墜落、跌倒流血與壓夾傷的急救處理。

 

跌倒流血

當嬰幼兒跌倒摔傷的時候,如有明顯傷口,可先用優碘消毒,如果傷口不乾淨,則必須送醫治療,並接受破傷風疫苗注射,以免傷口感染。

因跌倒或滑倒而引起的皮膚傷害,可能只是單純皮膚表皮受傷,也可能傷及真皮而引起嚴重傷害。若傷口很淺,直接擦上優碘,用紗布覆蓋,再以透氣膠帶黏起即可;但若流血不易止住或傷口較深,則要一面止血,一面送醫,

步驟如下:
1. 止血:先以消毒過手帕、棉花或紗布,直接壓在傷口上或用繃帶纏繞傷口,並抬高傷口。如果沒有繃帶,可先用乾淨手指加壓按住血管處以止血,並將傷口抬高或舉高過於心臟,每隔10至15分鐘放鬆一下;或者以止血帶綁住,但每隔10分鐘要放鬆一次。
2. 包紮:止血後再拿掉紗布,以優碘消毒,再包上乾淨紗布即可。

壓夾傷
當孩子不慎被門窗、抽屜或有凸角銳邊的家具、牆柱等壓到夾傷時,應該依照嚴重程度了解是否可能發生骨折,或者只是皮膚組織的瘀傷或是撕裂傷。以下幾個原則,可供參考:

1. 有否造成皮膚撕裂的大而深的傷口
2. 是否壓觸傷口即產生劇痛
3. 被壓夾肢體是否因為痛而不能順利移動

■ 如果有以上的情形→應請醫師檢視是否骨折。
■ 如無以上症狀→則以瘀傷或撕裂傷處理即可。


瘀傷處理
瘀傷是撞到時,受傷的地方會有腫脹、瘀青現象,屬於皮下出血的一種徵狀。瘀傷治療主要是停止皮下出血情況,冷敷瘀傷處有助於減低腫脹。瘀傷處理有兩個步驟:

1. 檢查有無骨折:處理瘀傷前,先檢查有無其他損傷,特別是檢查有沒有骨折(請見上述5點)。

2. 先冰敷,三天後熱敷:將瘀傷位置抬高,把冰墊直接放在傷口上,15分鐘後取走冰墊而不敷任何藥物。如果孩子只是輕微瘀傷,可在前三天冰敷受傷處,每隔15分鐘冰敷一次,每次冰敷15分鐘;三天後再熱敷傷口處以消腫。

撕裂傷處理
因壓夾傷導致撕裂流血,有三個處理步驟:

1. 沖洗傷口:先用生理食鹽水,或是煮沸過冷開水沖洗傷口,尤其傷口有灰塵或較不乾淨時,需要趕緊沖洗傷口。
2. 加壓止血:以紗布及繃帶止血並加壓傷口。
3. 擦藥覆蓋:以優碘擦拭,再用紗布覆蓋。

 

 

※本文出自《小太陽1-3歲Family雜誌》

 

文章標籤

宇宙媽咪看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事故傷害是1到4歲嬰幼兒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第二位的三倍。調查也發現,兒童發生的事故類別依發生率排序為:跌倒墜落(47%)、壓撞傷(31%)、燒燙傷(11%)、哽塞窒息(7%)以及中毒(4%);至於,兒童事故傷害的發生場所,第一常見就是居家環境(63%),其次是學校(兩成)以及公共場所(接近一成)。

換句話說,任何嬰幼兒疾病的發生率都比不上意外傷害,因此,父母們應該用心投入孩子意外事件的預防,將居家安全列為家庭生活的第一考量,隨時掌握孩子的動靜,預防意外的發生。再者,嬰幼兒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意外,而意外發生後,照顧者如果能及時發現,並給予適當的處理,就可以減低幼兒的傷害嚴重程度。以下提供常見居家意外的急救處理,供爸爸媽媽參考。


嬰幼兒因為控制力差、認知危險能力不足、頭部比例大以及平衡性差等不利生理因素影響,特別容易跌倒而受傷。

而跌倒時,爸爸媽媽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發生頭部的外傷。在發生頭部外傷之後,爸爸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狀況

以下5個與腦部傷害有關的症狀,並且要連續觀察3天

 

包括:

  1. 有無與餵食無關的嘔吐
  2. 意識狀態是否改變
  3. 眼球移動及眼神是否異常
  4. 一側肢體是否不能移動
  5. 有無像抽筋的動作出現

如有一個以上症狀出現→應立即送醫檢查。
如無以上症狀→頭皮裂傷只需要以優碘擦拭;頭皮腫脹則只需每天冰敷3次、每次15分鐘即可。

 

文章標籤

宇宙媽咪看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