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疫情以來我總是避免出入診所及醫院。
也因為這樣,才明白嬰兒急救指南非常的重要。
更決心要幫助所有父母在孩子生病時能有效處理。

目前分類:意外狀況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幼兒為什麼會得到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具有「異位性體質」者在皮膚上的症狀表現。所謂異位性體質是指對周圍環境的刺激有過強而異常反應的過敏狀態,這是一種遺傳疾病。因此,有異位性體質的人除了異位性皮膚炎外,也常合併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或氣喘,而且家人亦容易有類似的過敏病史。

異位性皮膚炎形成的原因非常的複雜,包含各種過敏基因所造成的異位性體質、細胞免疫的缺損、脂肪酸代謝異常、內分泌功能異常;環境中的各種過敏原,也常是引發或加重病情的主因,常見者包括塵、貓狗等動物的毛皮、蟑螂、黴菌、花粉等。此外,兒童期的腸胃道比起大人,也較可能受食物過敏原影響而發病;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有牛奶、蛋白、小麥、花生和有殼海鮮類等。

認識異位性皮膚炎的常見症狀
大約80%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會在1歲以前發作;基本的症狀是皮膚劇烈的癢感和搔抓之後的皮膚發炎,甚至有其他感染現象,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疹病毒、黴菌等。由於幼兒對於皮膚癢的耐受性較差,除了半夜睡覺時會較嚴重外,也常因為以下6種原因而造成陣發性發作,導致嬰幼兒的異位性皮膚炎持續惡化:

1. 當所處的環境忽冷忽熱,溫度突然改變時;
2. 在劇烈運動或突然大量的流汗後;
3. 皮膚受到反覆磨擦或與具刺激性的衣物接觸,如毛衣、尼龍衣料;
4. 接觸有強烈過敏原反應的食物或環境;
5. 接觸某些特定非過敏原或刺激物,如肥皂或強光等;
6. 當感到緊張或焦慮等情緒劇烈變化時。

隨著嬰幼兒長期地搔抓,皮膚不僅會越來越粗厚,也容易因敏感增高而越抓越癢,逐漸出現苔癬化、癢疹而演變成「慢性濕疹」。不管是單獨皮膚受損或合併感染,互為因果關係的兩者常因惡性循環而加重嬰幼兒皮膚發炎的程度;而發炎症狀依孩子發作的時間和年齡,也有所不同:

嬰幼兒期(2個月~2歲)
以紅色丘疹、搔抓、破皮、水泡及分泌物的「急性發作」為主。主要在臉部面頰、口耳周圍、頭皮、軀幹,以及四肢伸側的皮膚會泛紅發癢,足背及肘部伸側亦可波及,呈現類似濕疹的外觀,嬰兒原本細嫩的皮膚會變得粗糙、脫屑,但是包尿布部位則少見。

兒童期(2~12歲)
大部分發生在屈側部位,如手肘臂窩、膝蓋後窩、腕踝關節、腳背和手臂以及頸部等皮膚皺折處,比較嚴重的甚至可分布全身。病灶常呈現抓痕及苔癬化、癢疹或如恐龍皮般的外觀。

皮膚起疹子,一定是異位性皮膚炎嗎?
很多爸媽一看見孩子的皮膚起疹子,就以為一定是異位性皮膚炎,因而擔心得不得了。但事實上,過敏疾病有一定的發生年齡,其他常見的皮膚疾病雖然有類似的症狀,但它們並不是真正的過敏疾病,爸媽不需太過緊張。

醫師小叮嚀
要提醒爸媽的是,若沒有經過醫師的長期追蹤及實驗室檢查,不宜遽下判斷,為孩子貼上「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兒標籤,因為這樣反而容易帶給孩子不公平的待遇,限制了孩子的正常活動以及飲食。

此外,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疾病,因此,教導孩子學習接受並且學會照顧自己的皮膚是非常重要的。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會影響孩子本身,也會擴及整個家庭。爸媽必須特別關注孩子因為「癢」和「抓」之間的惡性循環,導致睡眠不足、上課時注意力無法集中,所伴隨而來的焦慮和壓力;加上孩子的皮膚外觀常會有變粗變黑的現象,難免會遭受異樣的眼光,因而產生自卑的心理。因此,除了治療外,請別忘了多給孩子鼓勵和足夠的心理建設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文章標籤

宇宙媽咪看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事故傷害是1到4歲嬰幼兒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最常發生的場所就是在家裡。

爸媽除了積極預防之外,平時還要多吸收急救知識與技巧

當事故發生時,立即給予適當的照護,就能減少傷害程度。

以下提供跌倒墜落、跌倒流血與壓夾傷的急救處理。

 

跌倒流血

當嬰幼兒跌倒摔傷的時候,如有明顯傷口,可先用優碘消毒,如果傷口不乾淨,則必須送醫治療,並接受破傷風疫苗注射,以免傷口感染。

因跌倒或滑倒而引起的皮膚傷害,可能只是單純皮膚表皮受傷,也可能傷及真皮而引起嚴重傷害。若傷口很淺,直接擦上優碘,用紗布覆蓋,再以透氣膠帶黏起即可;但若流血不易止住或傷口較深,則要一面止血,一面送醫,

步驟如下:
1. 止血:先以消毒過手帕、棉花或紗布,直接壓在傷口上或用繃帶纏繞傷口,並抬高傷口。如果沒有繃帶,可先用乾淨手指加壓按住血管處以止血,並將傷口抬高或舉高過於心臟,每隔10至15分鐘放鬆一下;或者以止血帶綁住,但每隔10分鐘要放鬆一次。
2. 包紮:止血後再拿掉紗布,以優碘消毒,再包上乾淨紗布即可。

壓夾傷
當孩子不慎被門窗、抽屜或有凸角銳邊的家具、牆柱等壓到夾傷時,應該依照嚴重程度了解是否可能發生骨折,或者只是皮膚組織的瘀傷或是撕裂傷。以下幾個原則,可供參考:

1. 有否造成皮膚撕裂的大而深的傷口
2. 是否壓觸傷口即產生劇痛
3. 被壓夾肢體是否因為痛而不能順利移動

■ 如果有以上的情形→應請醫師檢視是否骨折。
■ 如無以上症狀→則以瘀傷或撕裂傷處理即可。


瘀傷處理
瘀傷是撞到時,受傷的地方會有腫脹、瘀青現象,屬於皮下出血的一種徵狀。瘀傷治療主要是停止皮下出血情況,冷敷瘀傷處有助於減低腫脹。瘀傷處理有兩個步驟:

1. 檢查有無骨折:處理瘀傷前,先檢查有無其他損傷,特別是檢查有沒有骨折(請見上述5點)。

2. 先冰敷,三天後熱敷:將瘀傷位置抬高,把冰墊直接放在傷口上,15分鐘後取走冰墊而不敷任何藥物。如果孩子只是輕微瘀傷,可在前三天冰敷受傷處,每隔15分鐘冰敷一次,每次冰敷15分鐘;三天後再熱敷傷口處以消腫。

撕裂傷處理
因壓夾傷導致撕裂流血,有三個處理步驟:

1. 沖洗傷口:先用生理食鹽水,或是煮沸過冷開水沖洗傷口,尤其傷口有灰塵或較不乾淨時,需要趕緊沖洗傷口。
2. 加壓止血:以紗布及繃帶止血並加壓傷口。
3. 擦藥覆蓋:以優碘擦拭,再用紗布覆蓋。

 

 

※本文出自《小太陽1-3歲Family雜誌》

 

文章標籤

宇宙媽咪看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事故傷害是1到4歲嬰幼兒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第二位的三倍。調查也發現,兒童發生的事故類別依發生率排序為:跌倒墜落(47%)、壓撞傷(31%)、燒燙傷(11%)、哽塞窒息(7%)以及中毒(4%);至於,兒童事故傷害的發生場所,第一常見就是居家環境(63%),其次是學校(兩成)以及公共場所(接近一成)。

換句話說,任何嬰幼兒疾病的發生率都比不上意外傷害,因此,父母們應該用心投入孩子意外事件的預防,將居家安全列為家庭生活的第一考量,隨時掌握孩子的動靜,預防意外的發生。再者,嬰幼兒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意外,而意外發生後,照顧者如果能及時發現,並給予適當的處理,就可以減低幼兒的傷害嚴重程度。以下提供常見居家意外的急救處理,供爸爸媽媽參考。


嬰幼兒因為控制力差、認知危險能力不足、頭部比例大以及平衡性差等不利生理因素影響,特別容易跌倒而受傷。

而跌倒時,爸爸媽媽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發生頭部的外傷。在發生頭部外傷之後,爸爸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狀況

以下5個與腦部傷害有關的症狀,並且要連續觀察3天

 

包括:

  1. 有無與餵食無關的嘔吐
  2. 意識狀態是否改變
  3. 眼球移動及眼神是否異常
  4. 一側肢體是否不能移動
  5. 有無像抽筋的動作出現

如有一個以上症狀出現→應立即送醫檢查。
如無以上症狀→頭皮裂傷只需要以優碘擦拭;頭皮腫脹則只需每天冰敷3次、每次15分鐘即可。

 

文章標籤

宇宙媽咪看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嬰幼兒常見的窒息原因,是誤食異物或被繩類纏繞脖子。窒息若超過5分鐘,則可能造成腦神經嚴重受損或死亡。

呈現昏迷及缺氧狀況需緊急施以人工呼吸及心臟按摩(CPR,即心肺復甦術)

但家長必須鎮定,千萬不要放棄CPR急救,因為持續進行急救可提高存活率。

建議每個家庭至少一位家長接受嬰幼兒CPR訓練,以具備急救的一般常識,就能對於窒息的嬰幼兒立即施行急救以免延誤。

 

急救步驟及方法如下:

1. 確認有無異物

發現幼兒窒息時,家長應先以手指探察孩子的嘴巴,確定有異物阻塞時,應立即掏出(未滿2歲的幼兒,可將翻過身來,用手拍擊肩胛骨中間4~5次,再檢查口中有無異物);如因異物梗塞氣管不得呼吸時,則應立即用並攏的手指,在胸骨下的上腹部用力向上推壓,使得異物能夠咳出。

2. 施以急救


如果幼兒有心跳而沒有呼吸,不用按壓心臟,只需口對口吹氣急救即可,吹氣速度是每分鐘12~20次(未滿1歲,吹氣速度應增快到每分鐘20~30次);如果心跳及呼吸都已經停止,就應每吹氣2次,再以每分鐘100次速度,連續按壓心臟30次,並重複進行。

另外,當幼兒發生繞頸窒息狀況時,應先立即解開勒住頸部的繩索,確認清醒程度,並檢查呼吸狀況。先讓嬰兒平躺,以壓額頭舉下巴的方式打開呼吸道,再進行心肺復甦術。
 
溺水萬一嬰幼兒不幸溺水,最主要的傷害是缺氧,縮短溺水時間,及早進行心肺復甦術,是兩項有利癒後的最好指標。

若不幸發生意外,請將溺水嬰幼兒平放,將頭往後仰,以保持呼吸道暢通。若已無呼吸,則應先清除口腔異物後施以人工呼吸,測量脈搏決定以是否進行呼吸道暢通,同時進行體外按摩與人工呼吸。(參考上述哽塞窒息的急救方法)

專業醫師的三個叮嚀
  • 1:家中應備有簡易急救箱
在緊急的時候,適時先處理傷口,能降低傷害程度,因此家中的急救箱建議應準備:耳溫槍、紗布塊、繃帶、OK繃、消毒棉球、冰枕、三角巾、骨折固定板數枝、優碘藥水、棉花棒等。放置地點以大人方便取用,而與幼兒有安全距離之處。

  • 2:掌握急救知識與技巧
小孩從出生到會爬與會走路,難免會發生一些意外事故,平時如能多吸收急救常識與技巧,當發生危險時,能給予立即適當的照護,以減少傷害程度。尤其把握送醫前的黃金時間,進行一些基本處理,絕對能降低傷害的程度。

  • 3:急救處理時切記要鎮靜
當孩子發生意外時,父母一定要鎮靜,一方面給孩子心理支持,一方面也要做必要的緊急處理。以窒息為例,可以大聲呼救以求援,同時即刻開始進行急救(幫助呼吸或做心臟按摩術)。在進行急救後一分鐘,如果尚無救援出現,則必須再次呼救,或打電話給119。電話求救時切記三件事,包括直接說出問題重心(如呼吸心跳停止)、要告知家中地址電話及到達最佳路線等資訊,等待救援時要繼續急救而不要中斷。
文章標籤

宇宙媽咪看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